
聚焦越洋达动态
全部分类
五、轻量化是未来汽车线束发展主基调
汽车线束作为整车重要零部件,占整车总重量的2%,且随着汽车电子设备的增加而继续扩大,线束轻量化对单车能耗的降低越来越重要。汽车线束中铜导线重量占比达到75%,是主要的轻量化方向。
汽车线束轻量化主要包括材料轻量化、结构轻量化和布局优化。1)材料优化,铝导线导电特性与铜接近,重量更轻,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电源线和信号线中;2)结构优化,信号线使用特细的铜导线,在保障电流导通的同时还可降低50%的线束重量;3)布局优化,汽车零部件顶级供应商博世和一流整车厂宝马提出了域控制架构和电源分配架构的展望,新能源车领先车厂特斯拉在Model3(参数|图片)上实现了域控制架构和电源分配架构的量产配套。
三、中国汽车线束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汽车销量的持续上升,汽车线束的需求也出现了大幅的上涨,汽车线束的市场容量迅速增大。在传统汽车电子领域中,单车线束产品平均总值约为2000元,某些高端车型则更高。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522.5万辆,以单车线束2000元的价格估计,中国汽车电子的线束产品的市场规模为504.5亿元。
四、中国汽车线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汽车线束行业发展高度依赖汽车行业,大部分品牌车厂拥有自己比较成熟稳定的汽车配套体系,尤其以德系、美系、日系为代表的国际汽车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价,其长期以来对零部件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汽车线束供应商与汽车企业的结合也相对稳定。目前,全球汽车线束市场主要由日本的矢崎、住友电气、藤仓,韩国的欲罗、京信以及欧美的莱尼、安波福、科仑伯格舒伯特公司、德克斯米尔、李尔等线束厂商主导。
从国外汽车线束参与企业来看,德国莱尼、安波福以及日本住友电气等均为大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发展历史悠久,其不仅拥有汽车线束一种产品,业务涵盖汽车、电子、通信、能源与基础设施等,产品种类更为多样化。
一、汽车线束行业产业链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主要由导线、端子、接插件及护套等组成。汽车线束产品属于定制型产品,不同整车厂商及其不同车型均有着不同的设计方案和质量标准。
汽车线束产品属于汽车零部件,处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中游,其上游产业为铜材、橡胶、塑料、电线线材等,下游则主要为汽车整车制造商及部分零部件配套供应商。
二、中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汽车行业也成为了中国支柱性产业。据统计,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与上年相比,分别收窄5.5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迎来政策利好。在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其中新能源汽车是受到关注的重点产业之一。据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6.6万辆,同比增长9.99%,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3.35%。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汽车线束胶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汽车零部件板块持续拉升,多只个股强势涨停
汽车零部件板块反复活跃,沪光股份、钧达股份、卡倍亿、凯众股份、上海沿浦、天龙股份、常熟汽饰涨停。逻辑上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升,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增长,除了今年汽车市场的受欢迎之外,明年也是国内乘用车换购期,汽车销量也会继续增长。加上特斯拉及其它造车新势力带来技术革新,给产业链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像空悬、CTC及一体化底盘技术革新、轻量化及一体化压铸、800V高压系统渗透率提升带来连接器增长等。
今天比较强势的沪光股份主要从事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线束,产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仪表板线束、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束等,具有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概念,无论从上层的支持、景气度、上涨的空间,都有炒作的热度。
展望2022年,中金公司预计行业需求稳健增长,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化加速推进,产业变革已至。大变革背景下,车企乃至产业链都面临颠覆与重塑,能够快速迭代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是重要抓手,也是公司业绩估值爆发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建议继续深入挖掘结构性成长赛道和个股机会,业绩持续高增消化下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新能源领域是高压连接器阶段,传统连接器的电压范围直接从12V提高到400V,对高压连接器的质量和精度要求更高,新能源汽车需要更多的新能源高压连接器来支撑整车系统的正常运行。